(經濟觀察)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釋城市發展三大信號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劉文文)中央城市工作會議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清晰勾勒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釋放了三大關鍵信號。
其一,“規模擴張”轉向“存量提質”,重塑城市發展邏輯。
會議指出,中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要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約高效。
從“規模擴張”到“存量提質”的轉向,表明中國城市發展邁入了“精耕細作”的新階段。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賈若祥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中國14億多人口中,有9.4億人生活在城鎮,城鎮化逐漸轉向穩定發展期。面對新形勢,有必要把集約高效放到新型城鎮化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這一過程中,盤活存量空間資源,增強城市承載能力至關重要。
會議由此提出,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分析,這契合了當前縣域經濟和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縣城作為城鎮化的關鍵節點,具有承接城市功能疏解、促進城鄉融合的重要作用。通過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可以更好地激發縣域經濟活力,釋放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為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堅實支撐。
其二,精心培育創新生態,激活城市生命力。
會議指出,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精心培育創新生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不斷取得突破;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
蔡偉分析,當前中國城市活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成為全球創新高地,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資本。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較為突出,部分三、四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活力相對不足,創新資源配置較為落后。
為持續增強城市活力,蔡偉建議,一方面,可通過城市群建設和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據當地比較優勢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差異化競爭。此外,可積極探索區域協同創新合作模式與機制,實現科研、產業優勢互補,構建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
在賈若祥看來,激活城市生命力也體現在城市更新之中。城市也有“新老代謝”,會議提出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改造,做好存量提質增效的“大文章”,不斷讓老城區煥發新容顏。
其三,聚焦市民急難愁盼,下足城市治理“繡花功”。
會議指出,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創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務熱線等機制,高效解決民眾急難愁盼問題。
賈若祥說,城市是集聚人口和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聚焦解決人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城市建設成為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美麗家園。
當前,不少城市著眼破解“城市病”,以“繡花”功夫打磨治理精度,如上海“隨申辦”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多地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聚焦扶手安裝、坡道修整等“關鍵小事”,讓銀發群體感受便利。
專家指出,隨著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改革的推進,政策紅利直抵民心。當治理精度與民生需求同頻共振,當數字賦能轉化為服務效能,每位市民都能在細微處觸摸城市“暖意”,在煙火氣中收獲歸屬感。(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6日 22:03:06
- 2025年07月16日 20:45:05
- 2025年07月16日 20:38:16
- 2025年07月16日 14:40:58
- 2025年07月16日 14:17:23
- 2025年07月15日 19:45:38
- 2025年07月15日 19:02:08
- 2025年07月15日 18:43:50
- 2025年07月15日 18:23:01
- 2025年07月14日 18: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