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對外開放讓中國市場魅力持續升級
“中國市場非常神奇且有活力,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獨一無二的市場?!眮砣A參加第三屆鏈博會的英偉達CEO黃仁勛,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
身著唐裝,在鏈博會開幕式上首次用中文演講,種種舉動彰顯了黃仁勛對中國市場的看重。

黃仁勛的驚嘆,絕非個例,這已成為跨國公司高管的共同感受。
驚嘆的背后,彰顯中國市場的磁吸力。
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投資和消費潛力巨大,任何一樣產品乘上14億,無疑是一個超大規模市場。
商務部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一組數字: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20年的39.1萬億元提升到去年2024年的48.3萬億元,年均增長5.5%。今年有望突破50萬億元。
這是什么概念?
從絕對值來看,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于美國的80%左右;但從實際購買力來看,按照世界銀行所給出的數據和算法,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超過美國,是美國的1.6倍。
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著全球企業的目光。對任何追求長遠發展的跨國企業而言,中國市場都是“必選項”。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十四五”期間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7087.3億美元,提前6個月完成了7000億美元的引資目標;同時,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比“十三五”期間增加了2.5萬家。
“投資中國”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驚嘆的背后,是中國市場的巨大優勢。
當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市場的確定性更顯珍貴——這里不僅有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更有讓企業安心扎根的深層優勢。
支撐這份底氣的,是中國市場特殊的“組合優勢”。
從全球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體系,到穩固的供應鏈產業鏈,再到持續釋放的人才紅利,加上日益健全的外資法規框架,中國為企業鋪就了穩定發展的軌道。
正如黃仁勛所言:“中國的供應鏈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創新動能的爆發式增長更為各類企業發展提供“加速度”。中國創新發展持續突破,創新活力與市場需求形成完美閉環——企業的新技術能快速找到應用場景,市場的新需求又反向催生技術迭代,為跨國企業提供了“研發在中國、應用在中國、迭代在中國”的獨特土壤。
更難得的是,長期穩定的政局與社會環境,讓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
正如業界共識: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驚嘆的背后,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注腳。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持續縮減;
制造業領域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等服務業領域開放試點有序開展;
22個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
給予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建交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
中國正以開放姿態編織一張共贏網絡。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市場的開放與活力,恰是全球經濟的穩定器。
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借助中國開放的東風,在中國市場扎根發芽,茁壯成長。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這么重要的法寶,中國自然不會丟掉。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黃仁勛等跨國企業領導人的驚嘆,本質上是對中國市場潛力的認可,是對開放紅利的向往,更是對合作共贏的期待。
當中國的大門越開越大,這里不僅是全球企業的機遇之地,更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之源。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8日 21:35:02
- 2025年07月18日 19:51:54
- 2025年07月18日 19:45:33
- 2025年07月18日 17:13:30
- 2025年07月17日 20:15:12
- 2025年07月17日 20:03:26
- 2025年07月17日 19:54:15
- 2025年07月17日 16:08:11
- 2025年07月17日 15:13:11
- 2025年07月17日 14:35:37